开学季来临,孩子的小目标准备好了吗?
又是一年开学季,朋友圈里”孩子开学的说说”又成了热门话题。看着孩子们背起书包走进校园的身影,作为家长的你是否也在思索:新学期该怎样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目标?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初中生,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不同的引导方式。
记得去年开学时,邻居家的小明信誓旦旦地说要”每天背10个单词”,结局坚持不到一周就放弃了。这种”开学三分钟热度”的现象太常见了。其实,制定目标不在于多么宏大,而在于能否真正落地执行。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开学目标怎样定?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目标可以简单到”每天自己整理书包”、”记住三个新朋友的名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我女儿刚上小班时,我们就约定”每天和老师问好”,这个目标她完成得特别好。
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设定”每天阅读15分钟”、”作业完成后检查一遍”这样的进修习性目标。记得班上有个孩子定的目标是”数学作业全对次数比上学期多5次”,具体又容易衡量,期末真的实现了。
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目标可以更有针对性,比如”进步作文水平,每月投稿一次”、”解决粗心导致的错题难题”。同事家的孩子去年定了”每天解决一道奥数题”的目标,一年下来进步惊人。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实现开学目标?
制定目标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执行。作为家长,我们可以这样做:
开门见山说,和孩子一起把大目标拆解成小步骤。想进步数学成绩?那就从”每天弄懂课堂例题”开始。我侄子的”每周背一首古诗”规划,就是先领会再背诵,效果特别好。
接下来要讲,建立简单的记录机制。一面目标墙、一个打卡本都能让孩子直观看到进步。朋友家的”星星奖励制”就很有意思——每完成一周目标就贴一颗星,集齐十颗换一次亲子活动。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以身作则。如果你要求孩子每天阅读,不妨自己也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家庭进修气氛的营造,往往比单纯说教有效得多。
开学说说里的聪明:目标要”小”而”美”
翻看朋友圈里各种”孩子开学的说说”,最打动人心的往往不是那些”考全班第一”的豪言壮语,而是”每天早起五分钟”、”书包自己整理”这样的小承诺。
好的开学目标应该像种子一样,小小的却充满生活力。它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但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能够真正落地。当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时,那种成就感会成为推动他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新学期已经开始,你和孩子聊过他的”小目标”了吗?不妨今晚就坐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帮他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记住,成长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那些看似微小的进步,终将汇成孩子人生路上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