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挂职锻炼划重点:基层操作的收获与成长
难忘的挂职初体验
作为学校派出的挂职干部,我有幸来到这所充满活力的乡镇学校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挂职锻炼。还记得刚到校的第一天,校长那句”欢迎加入我们大家庭”让我倍感温暖。从最初的陌生到渐渐熟悉,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这段挂职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职业能力的提升,更是人生视野的拓展。学校挂职锻炼往简单了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感动、成长与责任。
你是否也好奇基层教育职业者的日常是怎样的?说实话,来之前我也充满想象。真正融入后才发现,这里的职业远比想象中更丰富、更接地气。每天清晨7点到校迎接学生,晚上备课到深夜成了常态,但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基层教育职业的诚实写照
教育职业者的坚守与奉献是我挂职期间最深刻的感受。这所乡镇学校的老师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却个个都是教学能手。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家访、心理辅导、社团指导等多项职业。记得有个下雨天,看到班主任冒雨送没带伞的学生回家,这种无言的付出让我深受触动。
与城市学校不同,这里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独特挑战成为我重点关注的路线。通过参与家访,我亲眼目睹了老师们怎样耐心地与爷爷奶奶沟通,怎样利用周末时刻为进修困难的学生补课。这种尽职灵魂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聪明的传授,更是爱的传递。
乡村教育的希望之光
特色教育的探索操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因地制宜开设了农耕体验课,让孩子们在劳动中进修;组建了乡村少年宫,发掘每个孩子的特长。看到学生在校园菜地里认真记录植物生长,在文艺汇演中自信表演,我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无限可能。
挂职期间恰逢学校迎接义务教育均衡进步评估,我有幸参与了整个准备经过。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我看到民族对乡村教育的高度重视。新建的多功能教室、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图书资源,都在悄然改变着乡村教育的面貌。
个人成长的宝贵财富
这段学校挂职锻炼经历,让我对教育职业有了全新认识。操作能力的全面提升是最直接的收获——从只会学说讲解到能独立组织教研活动,从面对突发状况手足无措到能冷静处理各种难题。更重要的是,教育情怀的真切培养,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离校前,校长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说:基层教育职业者就像默默耕耘的园丁,用爱心和耐心培育着每一株幼苗。这段挂职经历将成为我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职业中始终保持教育初心,为每个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学校挂职锻炼往简单了说,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成长的飞跃,更是一份责任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