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开头怎么写?3个技巧让老师眼前一亮

端午节作文开头的常见误区

每到端午节写作文,很多同学都这样开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是不是听起来特别熟悉?这种开头虽然没错,但实在太普通了!就像每年都吃一样的粽子馅,总少了点新鲜感。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背后藏着2000多年的文化故事。从赛龙舟到挂艾草,从包粽子到系五彩绳,随便挑一个细节都能写出彩。那怎样才能让作文开头既扣题又吸引人呢?

3种高分开头写法

1. 感官描写法——用”五感”唤醒记忆

“清晨,厨房飘来粽叶的清香,妈妈正把泡好的糯米塞进翠绿的箬叶里…”这样的开头是不是画面感十足?写作时调动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能瞬间把读者带入节日气氛。

试试这些角度:

– 视觉:龙舟上鼓手挥汗如雨的样子

– 听觉:”咚咚”的鼓声与岸边观众的呐喊

– 触感:指尖缠绕五彩丝线的细腻触感

2. 悬念提问法——勾起读者好奇心

“为什么甜甜的粽子要蘸着雄黄酒吃?这个习俗竟和驱毒避邪有关…”用难题开头能激发阅读兴趣。端午节很多习俗都有典故,比如:

– 挂菖蒲为什么像挂宝剑?

– 香囊里除了艾草还有什么秘密?

– 古人为什么认为五月是”毒月”?

3. 文化溯源法——展现聪明储备

“当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先民们便开始祭祀龙祖,这便是端午最早的起源…”适当引用《荆楚岁时记》等古籍,会让开头更有文化底蕴。可以提及:

– 天干地支中”午月午日”的来历

– 屈原投江外的伍子胥、曹娥等传说

– “端阳””天中节”等20多种别称

万能开头模板+仿写示例

还在为开头卡壳发愁?送你三个模板:

场景式

“奶奶的手在粽叶间翻飞,像在编织一个绿色的谜题…”(适合记叙文)

对比式

“当城市用工业化粽子填满超市时,故乡的灶台上还飘着柴火煮粽的香气…”(适合议论文)

诗意式

“五色丝线系住的不只是手腕,还有穿越千年的祈福心意…”(适合散文)

记住:好的开头要像粽叶一样,既能包裹主题,又留有引人探索的清香。下次写端午节作文时,不妨先放下”屈原投江”的套路,试试从屋檐下的艾草香,或者龙舟划过水面泛起的涟漪写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