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遗流程和条件?
申遗是指将具有全球文化或天然遗产价格的地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遗产名录。申遗需要经过下面内容步骤和满足一定条件:
候选名单申报:有意申遗的民族或地区先将候选名单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预评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对申报资料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估,并确定是否满足申遗标准。
正式申请:通过预评审后,民族或地区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遗材料。
评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正式申请进行彻底评估和审核,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遗产委员会根据评估结局作出最终决策,决定是否将该地点列入全球遗产名录。
申遗需要满足下面内容条件:
具有普遍价格:被申报地点必须证明其在文化或天然领域中具有普遍价格。
保护措施:被申报地点必须有完善且有效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其文化或天然价格能够得到充分保护。
可持续进步:被申报地点必须能够持续进步,并具有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潜力。
关键点在于,各个民族或地区在申遗经过中可能存在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具体要求还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了解。
二、什么是「申遗」?「申遗」成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什么是「申遗」?
“遗”即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灵魂财富或物质财富 。
全球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格的文物古迹及天然景观。
全球遗产包括全球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全球天然遗产、全球文化与天然双重遗产三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全球遗产分为物质遗产(文化遗产、天然遗产、文化和天然双重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遗”即是指全球上民族和地区以某一地区的独特遗产价格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申请加入全球遗产的行为。
截至2019年7月10日,全球遗产总数达1121项,分布在全球167个民族,全球文化与天然双重遗产39项,全球天然遗产213项,全球文化遗产869项。中国拥有全球遗产55项,总数和意大利并列位居全球第一。
「申遗」成功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提名的遗产必须具有‘突出的普世价格’以及至少满足下面内容十项基准其中一个:
1、表现人类创新力的经典之作。
2、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进步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格的交流。
3、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4、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5、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范-特别是由于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6、具有显著普遍价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念、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全球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7、包含出色的天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天然现象或地区。
8、代表生活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进步经过、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进步阶段的显著例子。
9、在陆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体系及动植物群的演化与进步上,代表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经过的显著例子。
10、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天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格的濒临绝种动物种。
评定标准
全球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全球文化和天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遗产项目要列入《全球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每年举行一次的全球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
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考察,主要由该委员会会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和全球保护联盟(IUCN)组织专家进行。前者总部设在巴黎,成立于1965年,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学说、技巧、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多个民族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后者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于1948年,原名国际天然及天然资源保护联盟,宗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对天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民族的官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两者受全球遗产委员会委托,分别对提名列入《名录》的文化和天然遗产地进行考察并提交评价报告。
经典「申遗」案例:武夷山
1998年6月的一天,一份由民族建设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外交部联合署名的文件送到了国务院。6月20日国务院签批。至此,中国政府郑重地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遗产委员会书面表示,推荐武夷山列入《全球遗产名录》。两套厚厚的中英文申报文本随之送达联合国。
那时,对于中国人来说,“全球遗产”这个概念还是特别陌生的。我国是1985年加入“世遗”保护公约的,拥有全球遗产地19处,“双遗产”地才3处。
在申遗之前,福建省的历届就做了不少努力,1979年武夷山天然保护区被列为民族重点天然保护区;1982年被列为民族重点风景名胜区。之后还有民族旅游度假区、民族一类航空口岸、民族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称号,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飞机腾飞,铁路开通,声名鹊起,特别是1998年成功地获得了中国杰出旅游城市的桂冠,武夷山崛起在望。
市委、市政府全面分析了形势,冷静地看到申报所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时刻紧——从向联合国递交文本到实地验收仅8个月;面积大——申报总面积为999.75平方千米,是中国申报的遗产地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协调难——申报区域中省管的单位有数十个,还有4个区、4个乡镇(场)、十多个村;资金缺——需投入的资金在亿元以上,申报伊始仅有省政府承诺支持的650万元。
要完成这一职业步骤,仅靠武夷山本市的力量是不够的。职业委员会通过省里向民族请求专家援助。很快,植物学家、地质学家、美学专家、全国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民族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长、民族文物专家、中科院考古专家、民族文物局处长等多位专业人士临武夷山,为了能够反映一个武夷山之真,武夷山之美,武夷山之最,不顾辛苦,反复深入申报区域,调集多方资料多次论证,上下各方取得共识,突出下面内容方面作为申报的主体:
- 一、武夷山是代表生物演化经过以及人类与天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 二、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
- 三、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天然景观,属罕见的天然美地带,是人类与天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从形象美、色彩美、听觉美、动态美、朦胧美来看,她是全球一绝。九曲溪还是人文与天然的和谐统一的突出代表。
- 四、武夷山的“古闽族”“闽越族”文化遗存是业已消逝的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 五、武夷山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是全球研究朱子理学乃至东方文化的基地。蔡尚思教授有诗为证:“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专家们认为,以上五条,分别符合全球遗产委员会标准中天然遗产第二、三、四条标准和文化遗产的第三、五条标准。
“武夷山是美的,它的美不只限于天然风光,它还有一种悠久、神奇的文化的美。进一步研究表明,城村的汉代城市文化与武夷山九曲溪悬崖上的丧葬文化同出于古老的、神秘的闽越部族。一生一死无疑告诉着一种已逝去的文明。而这或许正可以符合全球文化遗产标准的第三点。武夷山又有几处朱子理学的学院遗址发现,并被妥善地进行考古清理,采取了必要的保护措施,展示给大众。如你所知,程朱理学是东方想法史、教育史、哲学史和文学史上继孔子之后的重要阶段,其影响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范围也不限于中国。这些学院遗存与丰富的文字题刻相辉映,与优美的天然景观相结合,与历史记载和中国社会的现状相对照,其意义显然不同于泰山、黄山和峨眉山。似乎可以认为,这方面的文化价格同样可以与全球文化遗产第三条标准相联系,并无疑符合第六条标准。”——全球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民族文物局文保处长郭旃
从1993年准备申报起,历经6年多的努力,1999年在联合国全球遗产大会上,IUCN(全球天然保护联盟)和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组织的代表分别作了陈述,接着明确表态:“IUCN在认真考察后认为武夷山符合天然遗产第三、四条标准。”“ICOMOS在进一步研究了武夷山后认为,根据全球遗产要求它符合文化遗产第三和第六条标准。”
中国的「申遗」情况
最终推荐两个网站给大家
- 中国全球遗产网首页
- 全球遗产中心 –
中国全球遗产网会发布我国世遗的时时动态
全球遗产中心可以查询全全球的所有已成功申遗的全球遗产。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商务印书馆,2012年:1535-1535
[2].全球遗产网 . 全球遗产分类评定标准
[3].南平市政协原主席《亲历福建改革开放40年》
三、全球申遗流程和条件?
1、申遗条件如下:
(一)凡提名列入《全球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新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全球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进步产生过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独特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尿出入历史上一个(或多少)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独特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想法或信念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二)列入《全球遗产名录》的天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1、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2、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经过、生物演化经过以及人类与天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3、独特、稀有或绝妙的天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天然美的地带;
4、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四、黄果树瀑布申遗条件?
通过专家划重点,落选的缘故中很重要的—项是生态环境较差、植被覆盖率低。当时申遗所要求的植被覆盖率必须在50%以上,而黄果树仅为30%左右。顺带提一嘴,半边街村寨人口太多太密;部分违章建筑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人为痕迹和城市化现象严重;上游水土流失和污染较重也都是难题所在。
对申报项目的环境要求认识不深刻,资金投入非常有限。与黄果树同批申报的湖南武陵源,仅是用来拆除不协调建筑和违章建筑的资金就高达500万元,而黄果树整个申报活动总共投入却不超过80万元。现在要动半边街恐怕2个亿都搬不走。
全球遗产要求具备诚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诚实性”要求必须保证遗产主体的历史诚实,拆今护古是申报中必不可少的经过。承德避暑山庄、北京天坛、颐和园等景观就狠下决心拆掉了大批与全球遗产要求不符的建筑;“完整性”要求遗产有一定的规模,整体保护较好,而不是被分割破坏后的残余。
我们不妨再看看国内外一些著名“全球遗产”的城市是怎样保护遗产的:巴黎把10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基本上按原样保护下来。没有立交、没有高楼、甚至没有抽象派的雕塑;苏州30多年前就已提出“保护古城、进步新区”的战略方针,在古城外围进步了两个工业园区。
理性地面对落选是必要的。当年黄果树村的破坏性建筑给申报带来无法挽回的遗憾。今日的黄果树在慢慢地吞食这个苦果,也在寻求解救自己的良方。前不久,记者在黄果树采访得知,黄果树请来专家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作了全面规划。黄果树新村在加紧建设中,不久将在相对距离处与景区遥遥呼应。
五、请问申遗的条件是什么,随便一个什么人就能去申遗了么,申遗不用核对么,以后能更改申遗的地区嘛?
全球遗产申请保护
一、申请条件
提名的遗产必须具有‘突出的普世价格’以及至少满足下面内容十项基准其中一个:
1、表现人类创新力的经典之作。
2、在某期间或某种文化圈里对建筑、技术、纪念性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之进步有巨大影响,促进人类价格的交流。
3、呈现有关现存或者已经消失的文化传统、文明的独特或稀有之证据。
4、关于呈现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建筑类型,或者建筑及技术的组合,或者景观上的卓越典范。
5、代表某一个或数个文化的人类传统聚落或土地使用,提供出色的典范-特别是由于难以抗拒的历史潮流而处于消灭危机的场合。
6、具有显著普遍价格的事件、活的传统、理念、信念、艺术及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连结(全球遗产委员会认为该基准应最好与其他基准共同使用)。
7、包含出色的天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天然现象或地区。
8、代表生活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进步经过、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进步阶段的显著例子。
9、在陆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体系及动植物群的演化与进步上,代表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经过的显著例子。
10、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天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格的濒临绝种动物种。
二、评定标准
全球遗产的评定标准主要依据:《保护全球文化和天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遗产项目要列入《全球遗产名录》,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
三、申报程序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全球遗产的申报需要完成9个步骤:
1、一个民族开头来说要签署《保护全球文化和天然遗产公约》并保证保护该国的文化和天然遗产,成为缔约国。
2、任何缔约国要把本土上具有突出普遍价格的文化和天然遗产列出一个预备名单。
3、从预备名单中筛选要列入《全球遗产名录》的遗产。
4、把填写好的提名表格寄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遗产中心。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遗产中心检查提名是否完全,并送交全球天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
6、专家到现场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按照文化与天然遗产的标准,全球天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上交的提名进行评审。
7、全球天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报告。
8、全球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7名成员审查提名评估报告,并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
9、由21名成员组成的全球遗产委员会最终决定入选、推迟入选或淘汰的名单。
申报材料
申报国:签字承认全球遗产条约,成为条约“成员国”,进行本国天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志成员国:制定具有普通和独特价格的遗产的明细表,提出将文物列入表中的建议,向UNESCO全球遗产中心提出申报文件。
根据以上全球申遗的条件、标准、程序。日本拿我国唐朝的史料申遗是不合理的,更不合乎申遗条件的。由于全球申遗重要标志是,本国天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志。
六、丝绸之路申遗的条件及意义?
丝绸之路成功申报全球文化遗产,必将对陕西文化遗产保护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申报,可以使我国古代文明鼎盛时期的周、秦、汉、唐辉煌灿烂的文化,从地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从民族文化走向全人类文化,有利于进一步进步中华文化在全球人类文化中的地位。通过申报全球文化遗产,有利于我们进修掌握国际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技巧和技术,极大地进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申报全球文化遗产有利于全球进一步了解陕西,促进陕西走向全球,进步陕西的国际知名度,推动和扩大陕西的对外开放。 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是全球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形式成功列入《全球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丝绸之路项目的申遗成功,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对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彰显全球和睦相处、共同繁荣的永恒主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丝绸之路申遗,极大地改善了文物周边的环境,为地方民众营造了赏心悦目的文化生活空间,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记者文艳)
七、北京申遗中轴线最新进展?
据北京市文物局消息,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有了新进展,《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下面内容简称《规划》)28日正式获批公布,将中轴线保护区域合理划定为遗产区、缓冲区,总面积共51.3平方公里,并首次明确了区域具体范围边界。
据介绍,《规划》是北京中轴线申报全球文化遗产的必备材料其中一个,其公布实施将为有效保护管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提供路线策略和基础依据,也标志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职业迈上新台阶。
根据《规划》,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物品对称布局于两侧。
“依据规划,上述承载遗产价格的15处构成要素,以及构成要素之间必要的连接区域,即为总面积约5.9平方公里的遗产区。缓冲区覆盖面更广,包含遗产区周边且与北京中轴线形成和进步联系紧密的区域,总面积约45.4平方公里。”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相关规划职业负责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所所长叶楠表示,“通过保护管理规划,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明确到底要怎样去保护和管理好遗产。”
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规划》充分考虑北京中轴线与老城相互依存、互为支撑的格局关系,强调以“城”的整体保护达成中轴线遗产环境的保护,推动区域功能优化、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等多重目标实现,进而实现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让正阳门文物建筑与雨燕和谐共存,使北京中轴线上20条景观视廊通达有序,留住居民的乡愁记忆和老城情怀。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以首都博物馆1个总展览为主的综合展示中心,并配合各遗产要素专题展示中心、沿线特色文化驿站、多条文化探访路串联而成北京中轴线价格阐释与展示体系。目前北京中轴线已初步建设形成中轴线文化探访路,钟鼓楼到永定门间步行可基本贯通,沿线还设有地铁8号线、铛铛车、北京观光1号和2号线大巴车等多种交通方式,可满足市民游客的各种参观体验需求。
据叶楠介绍,《规划》还提出高标准建立遗产监测体系,对遗产保存状况、天然和社会环境状况等方面进行监测,提升预防性保护管理水平;建设遗产档案信息体系,开展重点难题研究,深化对北京中轴线、北京老城的领会与认识。据了解,目前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中的文物保护单位均已建立完善的文物“四有”档案。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出建立健全责任清晰、运行顺畅的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形成民族、市、区三级的管理架构,更好地协调促进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衔接,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效能,实现对遗产长期、有效保护与管理。
未来,北京中轴线将继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长期维护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和诚实性,促进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进步,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使古都之脊绽放时代新韵,使北京老城焕发勃勃生机
八、「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申请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联合国只接受成员国提交的“非遗”申报,得先上区级“非遗”名单、市级、省级再到民族“非遗”名单,才能考虑上联合国
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属于已列入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
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格
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创新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具有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
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