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天然绿色的课本:让孩子在劳动中感受天然之美
为什么我们需要带孩子”打开大天然绿色的课本”?
你有多久没带孩子真正走进大天然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孩子们习性了电子屏幕,却渐渐忘记了泥土的芬芳、植物的生长。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千名小学生用一场特别的劳动操作,真正”打开了大天然绿色的课本”。他们走进六合区的”五一学堂”,在220亩的教育农场里播种、耕作,体验最诚实的天然课堂。这不仅是劳动教育,更是生活教育——当孩子们亲手种下一粒种子,他们也在心里播下了敬畏天然、热爱生活的种子。
劳动教育新方式:从课本走向田野
传统的课堂教育往往局限于书本聪明,而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创新操作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可能。校长朱焱在芒种时节送给孩子们三粒特别的”种子”:敬畏天然、顺应天然、拥抱天然。这不正是我们教育中最缺失的部分吗?
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学到了课本无法给予的体验:他们发现花生就是种子,惊讶于青菜幼苗的样子,更在协作耕种中领会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位参与活动的妈妈感叹:”这不仅对孩子有意义,也让我们家长重新认识了土地的价格。”当全校学生齐声朗诵《去打开大天然绿色的课本》时,诗歌中的意境真正变成了现实。
大天然是最好的老师,劳动是最生动的课堂
在这片220亩的教育农场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种植着从蔬菜到草药的各类植物。孩子们不仅进修耕种技术,更通过观察作物生长领会天然规律。学校将这片农场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包括农业科技展示区、天然生态观察园等,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进修内容。
六年级学生季润杰兴奋地分享他们的种植规划:”我们种了青菜、菠菜、胡萝卜,还有西瓜、南瓜和大豆……”这种亲身参与的经过,远比背诵课本聪明更让人印象深刻。正如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副院长周明所说,这样的劳动既是体验也是交流,孩子们将把在天然中学到的经验分享给家人,形成更广泛的教育影响。
让每个孩子都拥有”绿色的童年记忆”
在这个电子设备充斥的时代,能够光着脚丫踩在泥土上,亲手种下一粒种子,看着它发芽、成长,这样的体验正变得越来越珍贵。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操作告诉我们:教育可以很”接地气”,进修可以很”绿色”。
当我们带着孩子”去打开大天然绿色的课本”,我们不仅教会他们劳动技能,更培养了他们尊重生活、热爱天然的人生态度。正如校长朱焱所说:”期待孩子们从内心深处热爱这片土地,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体会劳动的光荣和秀丽。”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面向未来的教育。下一次周末,不妨也带着孩子,去打开属于你们的那本”绿色课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