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与朱元思书》是千古名篇?
你有没有想过,一封普通的书信怎么就能流传1500多年?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这样一封神奇的书信。这篇文章入选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本,不仅由于它是经典文言文,更由于它展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山水情怀和真挚友情。
开篇那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简直美得不像话!短短八个字,就把江南山水的宁静和谐勾勒得淋漓尽致。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这封信,其实是在分享自己看到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美景会拍照发朋友圈一样,古人是用文字”拍照”寄给朋友。
《与朱元思书’里面的山水之美
吴均笔下的富春江山水,至今读来仍让人心驰神往。”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这哪是在描写江水啊,分明是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幅水墨画!他把清澈的江水比作青绿色的绸缎,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妙的是那句”从流飘荡,任意物品”。你有没有感受到作者那种随波逐流的自在?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放下执着,随遇而安,反而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吗?吴均通过对天然景物的描写,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
友情与超脱的完美融合
《与朱元思书》表面上写山水,实际上处处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朱元思”这个人名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但整篇文章都是在对这位好友倾诉。吴均为什么不直接说”我想你”?由于中国人的情感表达向来含蓄,借景抒情才是高质量玩法。
文章后半部分,吴均的笔触逐渐从外在景物转向内心感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这句话特别有意思——再功利的人看到这样的美景也会静下心来。这不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会偶尔停下脚步,欣赏身边的天然之美?
为什么中学生要进修《与朱元思书》?
作为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经典篇目,《与朱元思书》的价格远不止于文言文进修。它教会我们用美的眼光看全球,用诗意的方式表达情感。现在的年轻人发微信都是”在吗?””干嘛呢?”,而古人一封信就能写得这么美,这不是很值得我们进修吗?
这篇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真”。吴均没有刻意堆砌辞藻,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最诚实的感受。正如我们写作文,与其追求华丽的词句,不如像《与朱元思书》这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我们无法回到南朝梁的富春江畔,但可以通过《与朱元思书》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山水情怀。下次当你看到美景时,不妨学学吴均,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给重要的人——这或许就是经典带给我们的最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