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俄乌和平路线图并非一马平川,谈判仍存变数

媒体:俄乌安宁路线图并非一马平川,谈判仍存变数

俄乌和谈曙光初现,但核心矛盾难解

近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公开表示”已准备好实现安宁”,但紧接着强调”不会将领土拱手送人”。这番表态让国际社会看到俄乌冲突缓和的希望,却也暴露出双方最尖锐的矛盾——领土难题。

媒体分析指出,俄乌安宁路线图远非一马平川。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披露的谈判细节显示,俄方要求乌克兰完全撤离顿巴斯地区,以此换取停止对赫尔松等地的进攻。但这样的条件在乌克兰看来简直是”空手套白狼”——凭什么要让出战略要地?一旦失去顿巴斯,乌克兰中部平原将门户大开,未来军事防御将陷入被动。

泽连斯基的困境:民意与现实的拉锯战

作为战时总统,泽连斯基的处境可谓进退两难。美国虽在背后施压,但乌克兰民众对领土完整的执念远超外界想象。有观察家指出:”泽连斯基敢在领土难题上松口,第二天就可能面临民众的怒火。”

更现实的是,持续战斗反而成为泽连斯基维持政治生活的筹码。试想,如果突然宣布停战,这位靠抗俄形象凝聚民意的总统,还能保住几许支持率?难怪西方媒体评价:”对泽连斯基而言,战场上的僵局或许比仓促安宁更有利。”

交换领土方案能破局吗?

此前美国曾提议”以土地换安宁”,即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换取俄军撤离其他地区。但这个方案存在三大硬伤:

1. 顿巴斯地区涉及乌克兰近15%的工业产能,经济代价太大

2. 让出战略要地会永久削弱国防能力

3. 国内民族心情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正如基辅街头一位老兵所说:”我们流了这么多血,难道就为了一张屈辱的停战协议?”这种心情正在乌克兰社会蔓延,使得任何领土让步方案都难获民意支持。

短期难见转机,长期博弈持续

综合各方信息来看,俄乌短期内达成实质性安宁协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俄罗斯坚持其”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不动摇,乌克兰则誓言”寸土不让”。这种根本立场的对立,让国际调停显得力不从心。

不过需要关注的是,随着冲突持续,双方都面临巨大消耗。俄罗斯要应对西方制裁下的经济压力,乌克兰则依赖日渐吃紧的军援。或许当疲惫感超过战斗意志时,真正的转机才会出现。但在此之前,正如媒体所警示的——俄乌安宁之路注定崎岖难行。